图书介绍

人才鉴要 中国人才思想原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才鉴要 中国人才思想原典
  • 徐颂陶,余兴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5129009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才鉴要 中国人才思想原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人才价值3

导语3

国之六宝 人才为首5

招揽贤才 中兴国家7

举士任官获大治10

治天下必选贤者12

没有比用贤更加急迫的事15

尊贤使能 俊杰在位17

立足大处治国家18

齐桓公称霸之秘诀20

用人要尽其才22

礼贤下士则功成23

王者不却众庶25

仗贤者王 仗贼者亡28

不任贤则奸佞作乱29

务众贤而同其心30

人无弃人31

君子劳于求贤32

士存国存 士亡国亡34

欲霸王者托于贤36

明君慎于择士38

洞悉所长 荐置其位39

博学之人非富贵者可比41

尔安百姓 何则非人43

不嗜贤 国将乱44

治国首先要选拔辅佐人才46

招贤用才 长治久安47

任使得人 天下自治48

世必有才 随时所用50

治国家用好谋臣猛将51

守国在政 行政在人53

贤才辅则天下治54

圣人养贤 以及万民55

士者为国之重器56

良臣佐君成大业57

吾任天下之智力58

得人在审取其实59

不任贤才 终将大乱60

龙争天下 招致四方人才61

储备人才的意义63

报国莫如荐贤66

人法兼资天下治68

为国入宝 不如献贤69

用人与行政相扶持71

国家所重者 人才也72

第二篇 成才之路75

导语75

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77

人求多闻尽其才79

学而后入政8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2

治国的九条原则84

孔子论学习86

贤者无常师88

孔子论修身89

百年之计 莫如树人92

孟子论修身93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94

学习可以改变人生95

机遇是成功的条件97

修身为功业之前提99

不学习不能提高自身修养101

择人而树102

不务学问 不能致圣103

好学无早晚105

要广泛学习106

人之有学 犹物之有治107

君主应以修身为本108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111

人才也要不断学习112

博学有利于事114

珍惜光阴 善始善终116

不患无才 患志不立117

学习使人有区别118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119

道业学术 不可不求121

先学后用122

胸中切不可有傲123

要与高明的人交往124

仕而优则学126

学非记诵 当究事所以然128

好高能下好洁能容129

纲常大节 要自家努力130

竟夕点检 恍然独觉132

疑而深思 多有领悟134

人不可生而无师135

有容乃大 忍者成功137

不学无术乏大体138

乐于听取别人意见140

不耻下问是求知根本142

虚心是成功之道143

窥月 望月 玩月144

骄傲有害学问145

学问贵在能屈己下人147

学必由博而致约148

明理 做好人149

人生顺境总凭旗脚转150

养儿如同养树151

去嫉妒心 去名利心152

人而无恒 一无所成153

在勤奋中精熟155

从公务中学习157

第三篇 用才之道161

导语161

舜命百官各司其职163

不避前嫌敢用人166

蔽贤者受罚168

祁奚举贤不避亲170

人职相匹 事得其人171

齐王一日得七贤172

用其长 不用其短173

孔子论荐贤174

用人宜取长舍短175

人要推己及人176

任官而课其功177

国有三不祥178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179

求贤如同雕璞玉180

贤人并非全才181

选贤任能应有道182

治国之臣各有职责183

逾越职守甚于寒冷184

用人明法而不疑185

任人不可无术186

圣人治吏不治民187

重用智术能法之士188

君臣同欲而异使189

任力不如任人190

人固难全 权而用其长192

责人以人 自责以义194

得士之道在尊士195

正名审分 治之辔也197

观其所举 可知治乱199

大材大用 小材小用200

伊尹论择官标准202

不可以儒生任文吏之事204

士贵其用 不必求备205

任贤有十难206

才能既殊 任政亦异207

荐贤者自身要贤209

曹操能唯才是举211

人有所短 唯才是举213

人各有长短 要用其所长214

量才任官215

何代无贤 但患不知217

比较长短 皆适其才218

取舍无择亲疏219

得贤之由 由乎审礼220

辨才而仕 各得其位222

李勣有知人之荐223

进贤不以次225

才德辨识与轻重226

刘邦用人所长228

识人用人是取胜之根本230

养士以求贤才232

特殊人才可授大任234

任贤使能 何有新旧235

劳于求贤 逸于任使236

司马光论用人之道238

选才要注意德才和功绩239

用贤不专 不如不用241

精察 审用 则人才出242

用人忌三蔽244

量才而任 考绩而黜陟246

必使人才历经艰难248

君不疑其臣 功成而无后患250

用人取气节 略细故251

毁才易 树才难252

不可以一节之不善而弃士255

谨防沽名钓誉258

选拔人才要有制度260

知贤而任之不疑262

用贤不可示私恩264

德行为首才次之265

用资格而不纯用资格266

任贤不徇情267

为地择人 量材授任268

善用人者皆可用269

宽于取才 严于用才270

礼贤下士 人才自来272

贤者亦有其短长273

用人公正无私275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276

任职要专277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278

量材器用 斯政无废279

为官用人之策略281

第四篇 识才之术285

导语285

唯善 故能举其类287

千里马不能用来拉盐车288

去妒嫉 举贤才290

听其言 观其行292

合其忐功而观293

四种人不宜轻易授予官职294

弃贤而国变295

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297

“八征”识人才298

重品质 轻外表300

国君进贤 不可不慎302

察人的九种方法303

切忌以貌取人304

使法择人 使法量功306

有功受重禄 有能处大官307

以刑名收臣 以度量准下309

考核功绩是检验人才的最好方法310

治世待贤士311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313

选贤要广泛甄选315

士有不同 各尽其能316

官吏分六等317

王者察吏于民319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320

用人并非多多益善322

举贤不用 于事无补323

千里马需要伯乐324

称誉者众 未必贤325

劣吏不能拔贤326

怎样识别佞人327

赏卑以招贤329

知贤之近途 莫急于考功330

将才有九种331

怎样考核将才333

观察人才方法334

考察在于得实335

诚心求贤 何愁无贤337

国君进贤不可不慎338

用人应注意考核340

士必从微而至著342

士必诚信后求智344

君子小人各尚其类345

千里马常有 伯乐不常有347

求才贵广 考课贵精348

唐太宗论臣下短长349

进忠臣 退佞人之辨351

取士之际 不可不慎352

宁可艰于择人 不可轻任而不信353

萧何慧眼识韩信354

选人难356

不可以成败论人物357

用人不可以仓猝责成359

取德以实行 取才以实效361

独具慧眼能识人362

忠贤之士有三类363

不被主人之意左右者必君子365

进人以言 试人以功366

人才分三等367

有才还须识时务368

贫则观其所不取369

为教在于导其自适371

知人在于知枉直372

任贤先识进贤者373

唯才是任375

以事试才 情见于物376

通艺明经堪为吏377

第五篇 激励保障381

导语381

赵衰三让荐贤才382

能者不蔽隐 不能者不当其职384

尚贤任事 以劳殿赏 量功分禄386

量才而任之387

治国的三个关键388

赏罚为君之权柄390

明主任官必令守职392

强国三本394

君子受官辞官三原则396

要任人唯贤 不能任人唯亲397

用人要有原则399

士为知己者尽力竭智400

要善于运用奖赏402

以全举人固难404

鲍叔举荐管仲406

因小过而弃大将408

远贤近佞 天下倾覆409

人有厚德 无问小节410

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411

招贤五戒412

成就大业须下贤414

授以三权 其君南面而霸416

尊贤在于用其才417

参善恶以毁誉 课功过以赏罚418

选用人才 委任责成419

善驭众者以赏罚为先422

资格之弊424

善治者善执天下之辔425

使人速得为善之利427

对人才要封殖护持429

用人得当则民安430

任人在乎公正432

明辨君子与小人433

勿以小过戕害人才434

用舍进退 以功为准436

不以小过轻弃人438

福吏为上能吏次之440

限资格 则士大夫无生气441

后记443

热门推荐